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开始,沙坞村投资金,新建48亩的养殖小区,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混居的局面;村主街道两旁绿化美化栽植银杏100株,黄羊球80余株,硬化街道20000平方米,道路两旁浇铸水泥排水沟并铺上盖板,整体提升了村庄的环境质量;建设了550平方米的数字影院、老年活动中心,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为老人提供了休闲场所;新打水井两眼,为村民饮水和粮田灌溉提供了保障;在村口修建仿古式大理石牌楼一座,打造沙坞新形象。 沙坞村沙坞村属河南寨镇所辖行政村,距县城10公里,村域面积2.48平方公里。现有村民304 户,830口人。村里主导产业为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和特色种植,包括片林加栽桑树350亩,芦笋800亩。村名的由来沙坞村原名沙雾村,因村子地处潮白河东岸沙滩地带,历来冬春多风沙,形成沙包,风起时漫天风沙如雾一般,故得名沙雾。沙坞村在建国前曾属顺义县管辖,与唐指山相隔不远。相传唐王(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途经唐指山,见这里山清水秀,不禁问跟随的大臣这里叫什么名字,众大臣不得而知,于是便随口答道:唐指山。意思是唐王指的山。再往北走,一阵风来,忽见沙尘四起,唐王以为是契丹来袭,赶快命士卒去打探,回报不是敌兵,乃是沙雾,唐王这才松了一口气。这里也就留下了“沙雾”的地名。沙坞村在隋唐两代时并无居民,据史料记载,这一带原是隋唐两朝和契丹征战的地区。沙坞村于明代成村,建国前属解放区顺义县第八区,1950年6月划归密云县第三区。七圣庙与“洪洞槐” 沙坞村中曾建有一座庙宇,与别处不同的是,这座庙宇供了七位神圣,分别是观音菩萨、关公、龙王、青苗神、阎王、二郎神和土地神,因此得名七圣庙。据村里老人讲,这座庙建于明代,即该村先民在明代初年从-迁至现址时建造的,但没有记载。89岁的村民石余说,他在小的时候,在庙中见过一座碑,碑文记载清道光三年(1823年),村内的乡绅名士石平捐资铸钟一口,悬挂在寺内。后七圣庙于解放前夕被拆除。在七圣庙遗址处,现有古槐一棵,虽历经无数沧桑岁月,树皮斑驳,但依然茂盛不衰。相传这棵古槐是村里的先民从山西迁居时带来的,七圣庙建成时栽种于庙中,以寄托村民思乡之情,故有“洪洞槐”之称。据河南寨镇林业站的王俊忠介绍,此树品种为国槐,树围1.5米,树冠25平方米,属二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在古槐百米处另有侧柏一棵,亦属二级古树。石姓村民源出于望族在沙坞村,建国前村民均为石姓,改革开放后,才有其他姓氏村民逐渐搬到村里。石姓,源出于望族,据唐《元和姓纂》和宋《路史》记载,石姓始祖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当时卫国的位置是现在的河南和河北一带,《左传》云:石氏世代显达于卫国。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魏晋南北朝时,石姓昌盛为渤海、平原两大郡望,即显贵的家族。后有北方少数民族迁居中原改为石姓,一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即乌石兰氏,还有冉氏和娄氏均改为石姓,后发展成为河南望族;另一石姓为十六国时羯族人石勒后裔,成为武威、上党郡望。宋元之间,中原的汉族石姓多迁至江南,留在黄河流域的石姓,在明初洪武年间,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由此推断,沙坞村的石姓村民应为古时鲜卑或羯族人后代。在沙坞村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位名人,名叫石现伶,16岁参加八路军,后随顺义三区便衣队长王亚东(建国后任福州军分区司令员)南下,建国后担任了东海舰队的舰长。现在,沙坞村的村民以务农和出外打工为生。近年来,随着密云的发展,沙坞村村民也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生活,村里相继成立了业余评剧团、秧歌队、舞蹈队、大鼓队,逢年过节,自娱自乐,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沙坞村也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生态村、体育先进村、卫生村、文明村和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等多项荣誉。张生军 朱雅兰/文
沙坞村附近有南山滑雪场、南山房车小镇、黍谷山、舍客—南山生态园、北京蒲香源生态基地、黍谷山采摘园等旅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等特产。
沙坞村附近有南山滑雪场、南山房车小镇、黍谷山、舍客—南山生态园、北京蒲香源生态基地、黍谷山采摘园等旅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