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县村简介
故县村位于邵武市东面,村部距市区仅2.5公里,南临富屯溪,素有邵武市东大门之称。故县村历史悠久,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设昭武县始于此,号称乌阪城,宋太平天国四年(公元979年)迁县于今市区,因此得名“故县村”。全村总面积6.03万亩,其中山地面积5.6万亩,耕地面积4300亩。辖1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019户,3182人。曾先后获得省“园林式村庄”、省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省消防安全示范乡村、南平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10万元,村财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20元。
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利用近郊优势,大做工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科踏石墨、华光特种、利良纸业等13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900多人,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00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值100万余元;发展香菇、黑木耳、竹荪等食用菌生产37户,平均每户年产值2万元以上;生猪养殖80余户,年出栏生猪2.2万多头。农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本着“办好惠民实事、改善人居环境,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的原则,2008年启动中心村建设,为邵武市二十一个中心村之一,2009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心村建设项目。故县中心村一期占地63亩,总投资6000万元,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采取“一户一宅”、“委托代建”的方式先行先试,建成18栋多层楼房,每栋6+1层,共有500余套房现已建成,另外还建成一个300㎡的农贸市场和一片800㎡文体活动中心。我村将在将继续完善中心村配套设施,为村民打造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规范化的社区型新型农村。
工作机制不断创新。2007年,创新农村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载体,整合村、企、校资源力量,成立了“故县片区平安理事会”,吸收了村、企、校共21个会员单位,组建了治安巡逻队,24小时不间断在片区内巡逻,提供平安共建、治安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防火防汛、事故处理等服务,解决了“乡镇替代不了,村级承载不了”的维稳断层问题。四年来,平安理事会共为群众、企业扑救8起火灾,协助警方破获-案件10余起,为群众办理实事100余件,赢得了理事会成员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其做法先后在《闽北日报》、《福建日报》、《公安报》等媒体报道,并多次接受省、南平市检查。今年3月13日又代表我市接受省“平安先行县(市、区)达标“检查,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里的事党组织要引领、群众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六要”工程,推行“一事一议一项目一理事”制度,提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完善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提高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010年4月,被市里确定为“168”模式试点村,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结合村情,在“168”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199”工作模式。 2010年10月,积极探索村务公开新形式,把握网络发展的趋势,建立了村务公开网。2010年争取到一套价值3万多元的远程播放设备,建立了远程教育广场,定期组织群众收看一些法律知识、惠农政策、影视音乐等,成为我市唯一个省远程教育广场试点村。2012年6月,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建立了故县村三农信息服务网。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七·一”活动、“我与百姓拉家常”、“无职党员创先争优”、党员义务清洁家园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拉近干群关系,树立党组织良好形象。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先后新建了农民健身公园、道路纪念公园、室外灯光球场等体育健身场所,村信息服务中心、文化俱乐部、文化中心户、老年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成了农民学习、娱乐的好去处。农民自发组建了女子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健身操等队伍,经常开展活动,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先后举办了“庆七一、迎奥运、接祥云”村、企、校共建和谐新农村首届运动会、“欢庆建党88周年暨建国60周年文艺晚会”。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评比活动,产生了多星级文明户451户,平安家庭180户。
[感谢网友"1233"分享此内容。]
故县村位于邵武市东面,村部距市区仅2.5公里,南临富屯溪,素有邵武市东大门之称。故县村历史悠久,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设昭武县始于此,号称乌阪城,宋太平天国四年(公元979年)迁县于今市区,因此得名“故县村”。全村总面积6.03万亩,其中山地面积5.6万亩,耕地面积4300亩。辖1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019户,3182人。曾先后获得省“园林式村庄”、省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先进集体、省消防安全示范乡村、南平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10万元,村财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20元。
村域经济快速发展。利用近郊优势,大做工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科踏石墨、华光特种、利良纸业等13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900多人,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500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值100万余元;发展香菇、黑木耳、竹荪等食用菌生产37户,平均每户年产值2万元以上;生猪养殖80余户,年出栏生猪2.2万多头。农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本着“办好惠民实事、改善人居环境,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的原则,2008年启动中心村建设,为邵武市二十一个中心村之一,2009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心村建设项目。故县中心村一期占地63亩,总投资6000万元,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采取“一户一宅”、“委托代建”的方式先行先试,建成18栋多层楼房,每栋6+1层,共有500余套房现已建成,另外还建成一个300㎡的农贸市场和一片800㎡文体活动中心。我村将在将继续完善中心村配套设施,为村民打造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规范化的社区型新型农村。
工作机制不断创新。2007年,创新农村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载体,整合村、企、校资源力量,成立了“故县片区平安理事会”,吸收了村、企、校共21个会员单位,组建了治安巡逻队,24小时不间断在片区内巡逻,提供平安共建、治安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防火防汛、事故处理等服务,解决了“乡镇替代不了,村级承载不了”的维稳断层问题。四年来,平安理事会共为群众、企业扑救8起火灾,协助警方破获-案件10余起,为群众办理实事100余件,赢得了理事会成员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其做法先后在《闽北日报》、《福建日报》、《公安报》等媒体报道,并多次接受省、南平市检查。今年3月13日又代表我市接受省“平安先行县(市、区)达标“检查,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里的事党组织要引领、群众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六要”工程,推行“一事一议一项目一理事”制度,提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完善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提高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010年4月,被市里确定为“168”模式试点村,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结合村情,在“168”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199”工作模式。 2010年10月,积极探索村务公开新形式,把握网络发展的趋势,建立了村务公开网。2010年争取到一套价值3万多元的远程播放设备,建立了远程教育广场,定期组织群众收看一些法律知识、惠农政策、影视音乐等,成为我市唯一个省远程教育广场试点村。2012年6月,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建立了故县村三农信息服务网。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七·一”活动、“我与百姓拉家常”、“无职党员创先争优”、党员义务清洁家园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拉近干群关系,树立党组织良好形象。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先后新建了农民健身公园、道路纪念公园、室外灯光球场等体育健身场所,村信息服务中心、文化俱乐部、文化中心户、老年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成了农民学习、娱乐的好去处。农民自发组建了女子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健身操等队伍,经常开展活动,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先后举办了“庆七一、迎奥运、接祥云”村、企、校共建和谐新农村首届运动会、“欢庆建党88周年暨建国60周年文艺晚会”。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评比活动,产生了多星级文明户451户,平安家庭180户。
[感谢网友"1233"分享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