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因村部驻地大部分人都姓“危”,而且在两山的窠里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43′00 —117°56′00,北纬
27°42′00 —27°52′00,地处邵武市西北部,东与周源村,砂坑村相接,西与红路村相连,南与古山村、里居村交界,北邻下畲村。村部驻危家窠组,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354002,西距邵武27公里。
政区沿革:危家窠历史悠久,已有900多年历史,于1958年成立危家窠大队,1984年改为危家窠村。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危家窠、若坪、周流坑、上王山坊,下王山坊、罗家坳、小赖、知青点共8个自然组。
人口面积:2011末辖区总人口701人,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634亩,林地面积24300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境内部分为林地,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面高差一般在海拔120—600米。境内北部有大湖山,高度1272.7米。
气候:全村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摄氏16度,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800毫升。
水文:境内属小清河水系,溪河自胡山入境由北而东,流入沿山镇区,境内河道长12公里。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境内主干道通往镇区,水泥硬化道路,全长10.25公里,距316国道28.2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42.25公里。村通各小组道路基本完成水泥硬化。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所代办点1个,固定电话18户,移动电话700户,互联网6户。
经济概况
农业:改革开放已来,危家戈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总耕地面积1630亩,人均2.3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竹笋、香菇、草菇、笋干、板栗。还充分利用林地优势毛竹山面积3000余亩,人造杉、松木林面积达16000余亩,到2011年末农民人均收入8267元。
社会发展
教育:2011年末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达98.9%以上。
文化事业: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村有文化俱乐部,组有文化中心户,已开通闭路电视,覆盖率达99%。
医疗卫生:2011年末设有村级医疗站1个,配备乡村医生2人,护士2人,床位2张,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被上级授予“文明村”称号。
危戈村附近有古山谌氏宗祠、邹氏淳村公祠、张书林宅、邹家窠文昌宫、古山宁氏祠堂、古山何氏家庙等旅游景点,有邵武蜜桔、邵武碎铜茶、邵武笋干、脚跟糍、邵武小瓜子等特产。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43′00 —117°56′00,北纬
27°42′00 —27°52′00,地处邵武市西北部,东与周源村,砂坑村相接,西与红路村相连,南与古山村、里居村交界,北邻下畲村。村部驻危家窠组,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354002,西距邵武27公里。
政区沿革:危家窠历史悠久,已有900多年历史,于1958年成立危家窠大队,1984年改为危家窠村。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危家窠、若坪、周流坑、上王山坊,下王山坊、罗家坳、小赖、知青点共8个自然组。
人口面积:2011末辖区总人口701人,全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634亩,林地面积24300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境内部分为林地,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面高差一般在海拔120—600米。境内北部有大湖山,高度1272.7米。
气候:全村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摄氏16度,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800毫升。
水文:境内属小清河水系,溪河自胡山入境由北而东,流入沿山镇区,境内河道长12公里。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境内主干道通往镇区,水泥硬化道路,全长10.25公里,距316国道28.2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42.25公里。村通各小组道路基本完成水泥硬化。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所代办点1个,固定电话18户,移动电话700户,互联网6户。
经济概况
农业:改革开放已来,危家戈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总耕地面积1630亩,人均2.3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竹笋、香菇、草菇、笋干、板栗。还充分利用林地优势毛竹山面积3000余亩,人造杉、松木林面积达16000余亩,到2011年末农民人均收入8267元。
社会发展
教育:2011年末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达98.9%以上。
文化事业: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村有文化俱乐部,组有文化中心户,已开通闭路电视,覆盖率达99%。
医疗卫生:2011年末设有村级医疗站1个,配备乡村医生2人,护士2人,床位2张,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被上级授予“文明村”称号。
危戈村附近有古山谌氏宗祠、邹氏淳村公祠、张书林宅、邹家窠文昌宫、古山宁氏祠堂、古山何氏家庙等旅游景点,有邵武蜜桔、邵武碎铜茶、邵武笋干、脚跟糍、邵武小瓜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