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湾行政村,村委会驻油湾自然村,为革命老区村。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9改为大队委员会,1981年改为村委会。原辖油湾、黄旗岭、溪兜底、池湾中4个自然村,现辖油湾、黄旗岭、溪兜底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44户,535人。大学以上文化4人,其中本科生3人,博士1人。居民以邱、叶姓为主。耕地750亩,村集体林木3900多亩,其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800多亩。农业主产马铃薯、水稻、地瓜等。小商铺2间,年销售值约4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0万元。350多人外出经商务工,创办企业年产值约800万。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装机量达到1.2万千瓦的云祥电站和黄旗岭二级电站。古建筑主要有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龟皇庵、通向咸村镇王宿村的木拱廊桥。主要景点有猛虎戏羊、青蛙望日、石鼓、石锣、石罄、石钟等。村委楼1幢。革命烈士有兰新昌、邱伏升、叶世塘、陈帮兰、邱必军、叶世洪、何伏保等。
油湾村 古名瑶湾,因村庄坐落于山湾且青草油绿,故名,后谐音演写为“油湾”。油湾村旧属宁德县管辖,称宁德县十八都七堡儒溪风洋境瑶弯村。始祖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自宁德溪镇迁入油湾。位于礼门乡东南部,海拔580米,距乡所在地17公里。东临咸村镇王宿村,西邻礼门乡梅度村,北连李墩镇际会村,南与咸村镇樟岗村接壤。村落呈凤状,面积约1平方公里。房屋依山而建, 50幢,其中水泥楼房5幢。122户,409人,其中常住240多人。居民以邱姓为主。耕地600多亩,林地2800多亩。村委楼1幢。道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黄旗岭村 又名红旗岭,由于该村建在一条类似“黄旗”的山脉上,故名。位于油湾村以北3公里处。房屋85幢。20户,114人,常住25人。居民以叶姓为主。耕地130亩,林地1000多亩。公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溪兜底村 该村建在小溪旁,故名溪兜(“溪兜”周宁方言溪旁的意思)。位于油湾主村东南0.5公里处。房屋5幢。2户,12人,常住2人。居民以魏姓为主。耕地20亩,林地100多亩。公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池湾中村 位于油湾主村东面0.5公里处。原7幢房屋, 16户,60人。居民以叶姓为主。耕地19亩,林地60亩。因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改革开放后居民陆续迁居油湾村主村和黄旗岭自然村。村废。
油湾村附近有陈峭古村、九龙漈瀑布、鲤鱼溪、周宁滴水岩、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点,有官司绿茶、官司云雾茶、周宁高山马铃薯、甘薯粉条、泥鳅面等特产。
油湾村 古名瑶湾,因村庄坐落于山湾且青草油绿,故名,后谐音演写为“油湾”。油湾村旧属宁德县管辖,称宁德县十八都七堡儒溪风洋境瑶弯村。始祖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自宁德溪镇迁入油湾。位于礼门乡东南部,海拔580米,距乡所在地17公里。东临咸村镇王宿村,西邻礼门乡梅度村,北连李墩镇际会村,南与咸村镇樟岗村接壤。村落呈凤状,面积约1平方公里。房屋依山而建, 50幢,其中水泥楼房5幢。122户,409人,其中常住240多人。居民以邱姓为主。耕地600多亩,林地2800多亩。村委楼1幢。道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黄旗岭村 又名红旗岭,由于该村建在一条类似“黄旗”的山脉上,故名。位于油湾村以北3公里处。房屋85幢。20户,114人,常住25人。居民以叶姓为主。耕地130亩,林地1000多亩。公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溪兜底村 该村建在小溪旁,故名溪兜(“溪兜”周宁方言溪旁的意思)。位于油湾主村东南0.5公里处。房屋5幢。2户,12人,常住2人。居民以魏姓为主。耕地20亩,林地100多亩。公路、自来水、电力、电视、水利等公共设施完善。
池湾中村 位于油湾主村东面0.5公里处。原7幢房屋, 16户,60人。居民以叶姓为主。耕地19亩,林地60亩。因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改革开放后居民陆续迁居油湾村主村和黄旗岭自然村。村废。
油湾村附近有陈峭古村、九龙漈瀑布、鲤鱼溪、周宁滴水岩、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点,有官司绿茶、官司云雾茶、周宁高山马铃薯、甘薯粉条、泥鳅面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