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东城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东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城关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城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马坪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马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九龙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九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北庄村 | ~200 | 村庄 | 北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巩范村 | ~201 | 村庄 | 巩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桥村 | ~202 | 村庄 | 南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山村 | ~203 | 村庄 | 黄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金钟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金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井坳村 | ~205 | 村庄 | 井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梁高村 | ~206 | 村庄 | 梁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十里铺村 | ~207 | 村庄 | 十里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塬村 | ~208 | 村庄 | 刘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九龙村 | ~209 | 镇乡结合区 | 九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高山堡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高山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马坪村 | ~211 | 镇中心区 | 马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任堡村 | ~212 | 镇中心区 | 任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五里铺村 | ~213 | 村庄 | 五里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宁村 | ~214 | 镇中心区 | 新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坳刘村 | ~215 | 村庄 | 坳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宁镇地处宁县中心位置,是县城所在地。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三水交汇”流经全境,国省道、铜眉公路、银西公路穿境而过,地形比较复杂,境内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相对较差。
【基本情况】全镇共辖16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7个镇直机关单位,9000多户,41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户,19286人;非农业人口5000户,21000人。总面积10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宜林荒山面积4.5万亩,绿化面积达到78.3%。人均纯收入达到3374元。全镇共有党总支4个,党支部33个,有党员766名,其中今年新发展党员23名。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经常,效果明显,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
【经济社会】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整合壮大产业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走出了适合新宁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了西片苹果、南片草畜、川区蔬菜、九龙金枣、城区商流的发展模式。建成了1.1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28万亩九龙金枣基地和2600亩的设施化蔬菜基地,劳务输出6800多人,2006年新宁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红枣之乡”,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镇。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努力,经济、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人居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整体效应不断显现。全镇16个村和部分村民小组修通了砂石路,总里程达到240多公里,新修农宅点8处286户,农电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75.6%,电话入户率71%。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基本情况】全镇共辖16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社区,7个镇直机关单位,9000多户,41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户,19286人;非农业人口5000户,21000人。总面积102.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宜林荒山面积4.5万亩,绿化面积达到78.3%。人均纯收入达到3374元。全镇共有党总支4个,党支部33个,有党员766名,其中今年新发展党员23名。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经常,效果明显,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
【经济社会】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整合壮大产业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走出了适合新宁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了西片苹果、南片草畜、川区蔬菜、九龙金枣、城区商流的发展模式。建成了1.1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28万亩九龙金枣基地和2600亩的设施化蔬菜基地,劳务输出6800多人,2006年新宁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红枣之乡”,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镇。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努力,经济、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人居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整体效应不断显现。全镇16个村和部分村民小组修通了砂石路,总里程达到240多公里,新修农宅点8处286户,农电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75.6%,电话入户率71%。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