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大村位于白岩镇偏西方向,东接管小村、西界城关镇豹子坡村、南连城关镇三块田村、北抵城关镇后坡村。距安顺17公里,普定县城7.5公里,白岩镇11公里,村级公路通村,但未硬化。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0.85亩,其中田423.34亩,地317.5亩,人均占有量田:0.4亩,地:0.3亩。属高原丘陵地形,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土壤松散,呈酸性。农业主产水稻、油菜、玉米、韭黄、蔬菜。水资源丰富,山间坝子多为农田。2007年林地600亩,荒山草坡100亩。
全村有一个自然村,366户1454人,农业人口1407人。村居住着汉族、苗族、白族,汉族占99.7%。大学本科文化程度7人,大专文化程度3人,中专文化程度3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文化程度305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8.8%。主要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从事商业500余人、建筑业15人、运输业19人、工副业4人,外出务工400余人。其余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与商业、建设业、工副业兼职共同发展,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36岁青年占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居多。
该村街道有三分之二已实现硬化,现有电话37门,移动电话100部,户均普及率达20%。房屋建筑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人均占有住房面积10平方米。现有堤灌站3个,可为全村良田提供灌溉,面积达90%以上。
该村有一所村级完小,现有教师11名,有7个班,开设1个学前班,1-6年级各一个班,有在校学生236人,初级中学升学率100%,配备有电脑1台,教学实验等器材基本齐备。
村支两委工作有力,村支两委有办公室,妇检室及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度上墙,村务公开。
该村2007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900元,种植业产值达120余万元,是优质米种植基地.养殖业达20余万元。种植板田大蒜37户,面积达50亩。还发展有特色的刺绣.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经商及外出务工。
--人口总数:1454人 农业人口:1407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0.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白岩镇管大村
管大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普定龙头山、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夜郎湖、莲花古洞等旅游景点,有白旗韭黄、普定高脚鸡、梭筛桃、白旗韭黄、朵贝茶等特产。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0.85亩,其中田423.34亩,地317.5亩,人均占有量田:0.4亩,地:0.3亩。属高原丘陵地形,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土壤松散,呈酸性。农业主产水稻、油菜、玉米、韭黄、蔬菜。水资源丰富,山间坝子多为农田。2007年林地600亩,荒山草坡100亩。
全村有一个自然村,366户1454人,农业人口1407人。村居住着汉族、苗族、白族,汉族占99.7%。大学本科文化程度7人,大专文化程度3人,中专文化程度3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文化程度305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8.8%。主要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从事商业500余人、建筑业15人、运输业19人、工副业4人,外出务工400余人。其余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与商业、建设业、工副业兼职共同发展,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36岁青年占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居多。
该村街道有三分之二已实现硬化,现有电话37门,移动电话100部,户均普及率达20%。房屋建筑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人均占有住房面积10平方米。现有堤灌站3个,可为全村良田提供灌溉,面积达90%以上。
该村有一所村级完小,现有教师11名,有7个班,开设1个学前班,1-6年级各一个班,有在校学生236人,初级中学升学率100%,配备有电脑1台,教学实验等器材基本齐备。
村支两委工作有力,村支两委有办公室,妇检室及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度上墙,村务公开。
该村2007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900元,种植业产值达120余万元,是优质米种植基地.养殖业达20余万元。种植板田大蒜37户,面积达50亩。还发展有特色的刺绣.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经商及外出务工。
--人口总数:1454人 农业人口:1407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0.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白岩镇管大村
管大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普定龙头山、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夜郎湖、莲花古洞等旅游景点,有白旗韭黄、普定高脚鸡、梭筛桃、白旗韭黄、朵贝茶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