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社区位于赤水河畔,呈带状分布,占地约2平方公里,属茅台镇商贸聚集区。全区共有9个居民组,有居民住宅楼346栋,总户数为1893户,户籍人口共5088人,其中常住人口5415人,流动人口292人。
社区内有辖区单位15个,机关单位12个,学校2间,医院2间,非公有制企业26家,新社会组织3个,个体商业网点7个,有志愿者队伍20支。
河滨社区于2003年由长征街和河滨街两条街道合并而成,目前社区发展态势良好,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位于茅台镇河滨社区的茅台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
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再次西进仁怀县境。15日晨,对仁怀鲁班场守敌周浑元部发起猛攻,鏖战竟日,复舍敌北去,于16日清晨乘虚占领茅台。上午10时许,在中渡口、下渡口及银滩三处搭好浮桥。从当天下午至17日,红军胜利地三渡赤水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俱随一军团由中渡口渡河。
茅台渡口纪念碑,位于仁怀市茅台镇朱砂堡的赤水河畔。纪念碑建在岸边小土台上,占地约80平方米。台地上建水泥栏杆高1米。台地下砌石保坎三级,并有三十余级石阶直达渡口。
茅台渡口纪念碑为水泥混砂材质,通高11.7米。碑基长方形,青石料构筑。正面长4.5米,进深3.4米。碑座梯形,中高2.4米,上底宽2.5米,下底宽3.4米,水泥干粘饰面。碑身四棱柱形,高7.5米、宽2.3米,水泥磨面,竖书31个凸出的红色楷字,上穀为“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正中为“茅台渡口”四个大字,末署“贵州省仁怀县人民政府一九八0年三月”,由书法家陈恒安手书。碑顶高60厘米。纪念碑右侧,一株古老的黄葛树,虬枝盘曲,枝叶繁茂,当年红军渡河,曾以此树干拴系架设浮桥的缆索。
茅台渡口纪念碑于1979年1日动工兴建,次年3月落成,1982年列为仁怀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维修茅台渡口纪念碑的暗沟、栏杆并竖立了文物标志等。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了该文物保护范围,2006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滨社区附近有茅台渡口纪念碑、茅台中国酒文化城、仁怀茅台酒镇、中国酒都酱酒文化纪念馆、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等旅游景点,有茅台酒、贵州茅台酒、茅台酒、二合枇杷、酒中酒等特产。
社区内有辖区单位15个,机关单位12个,学校2间,医院2间,非公有制企业26家,新社会组织3个,个体商业网点7个,有志愿者队伍20支。
河滨社区于2003年由长征街和河滨街两条街道合并而成,目前社区发展态势良好,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位于茅台镇河滨社区的茅台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
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再次西进仁怀县境。15日晨,对仁怀鲁班场守敌周浑元部发起猛攻,鏖战竟日,复舍敌北去,于16日清晨乘虚占领茅台。上午10时许,在中渡口、下渡口及银滩三处搭好浮桥。从当天下午至17日,红军胜利地三渡赤水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俱随一军团由中渡口渡河。
茅台渡口纪念碑,位于仁怀市茅台镇朱砂堡的赤水河畔。纪念碑建在岸边小土台上,占地约80平方米。台地上建水泥栏杆高1米。台地下砌石保坎三级,并有三十余级石阶直达渡口。
茅台渡口纪念碑为水泥混砂材质,通高11.7米。碑基长方形,青石料构筑。正面长4.5米,进深3.4米。碑座梯形,中高2.4米,上底宽2.5米,下底宽3.4米,水泥干粘饰面。碑身四棱柱形,高7.5米、宽2.3米,水泥磨面,竖书31个凸出的红色楷字,上穀为“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正中为“茅台渡口”四个大字,末署“贵州省仁怀县人民政府一九八0年三月”,由书法家陈恒安手书。碑顶高60厘米。纪念碑右侧,一株古老的黄葛树,虬枝盘曲,枝叶繁茂,当年红军渡河,曾以此树干拴系架设浮桥的缆索。
茅台渡口纪念碑于1979年1日动工兴建,次年3月落成,1982年列为仁怀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维修茅台渡口纪念碑的暗沟、栏杆并竖立了文物标志等。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了该文物保护范围,2006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滨社区附近有茅台渡口纪念碑、茅台中国酒文化城、仁怀茅台酒镇、中国酒都酱酒文化纪念馆、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等旅游景点,有茅台酒、贵州茅台酒、茅台酒、二合枇杷、酒中酒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