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刘营行政村位于乡政府南 1.5公里 处。北联张庄行政村,南邻王楼行政村,东隔老龙沟与王祠堂行政村相望,西面与溧河铺镇熊油坊行政村相接,距县城东 15公里 。
建置沿革
1958年属溧河公社为张刘营大队。1975年属龙潭公社为张刘营大队。1984年属前高庙乡为张刘营村委会。村委驻地为张刘营村,辖张刘营一个自然村。明万历年间,张姓从-县迁居今村东 500米 处,始名张家庄。崇祯初年梁姓亦由-县迁此南边,名称梁宅。清康熙年间,合称张梁营。不久,刘、王两姓相继搬入,后梁姓衰败,刘姓昌盛,改称张刘营。1975年洪水后,与左沟同时西移合并成一村,仍名张刘营。村长 1.2公里 ,宽 3公里 ,面积3.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2007年村委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00户,1681人。全部为汉族。村计划生育率99%,综合节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总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4%,中学文化程度81%,高中文化程度3%。有张、刘、王、左、马、梁等姓氏。
自然状况
张刘营村位于老龙沟西侧,鸭灌四分干东侧,旱能浇,涝能排。地势北高南低,汉王路从村中心穿过。老龙沟沿岸是沙质黄壤土,其余均为粘土。其中黄壤土占耕地面积10%,粘土占90%。植物资源有蒲公英、车前草、苍耳、蒺藜等,黄金藤是本村特产。6个渔塘沿村东自北向南分布。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后,百废俱兴,农村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元。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9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元。2007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81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6元。
张刘营村附近有新野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有新野甘蓝、南阳玉器、板面、新野张飞板面、新野三国臊子等特产。
建置沿革
1958年属溧河公社为张刘营大队。1975年属龙潭公社为张刘营大队。1984年属前高庙乡为张刘营村委会。村委驻地为张刘营村,辖张刘营一个自然村。明万历年间,张姓从-县迁居今村东 500米 处,始名张家庄。崇祯初年梁姓亦由-县迁此南边,名称梁宅。清康熙年间,合称张梁营。不久,刘、王两姓相继搬入,后梁姓衰败,刘姓昌盛,改称张刘营。1975年洪水后,与左沟同时西移合并成一村,仍名张刘营。村长 1.2公里 ,宽 3公里 ,面积3.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2007年村委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00户,1681人。全部为汉族。村计划生育率99%,综合节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总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4%,中学文化程度81%,高中文化程度3%。有张、刘、王、左、马、梁等姓氏。
自然状况
张刘营村位于老龙沟西侧,鸭灌四分干东侧,旱能浇,涝能排。地势北高南低,汉王路从村中心穿过。老龙沟沿岸是沙质黄壤土,其余均为粘土。其中黄壤土占耕地面积10%,粘土占90%。植物资源有蒲公英、车前草、苍耳、蒺藜等,黄金藤是本村特产。6个渔塘沿村东自北向南分布。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后,百废俱兴,农村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元。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9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元。2007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81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6元。
张刘营村附近有新野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有新野甘蓝、南阳玉器、板面、新野张飞板面、新野三国臊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