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桥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北18.5公里,距上庄乡政府机关驻地西6公里处。东靠礓石河,南与王集乡范坡村接壤,北与小陈营村为邻,西与邓州市汲滩镇交界,属边缘地带。村总面积为2.54平方公里,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7公里。
建置沿革、人口民族
彭桥村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彭桥。据传清朝初期杨姓由施庵乡玉皇庙迁至堰岔,后又迁至彭营桥西居住,故取名彭桥。堰岔据传明代阎姓居此,因位于龙须渠和母渠沟交叉处,取名阎岔,后来王国学由邓县大王营迁入,阎姓迁走,遂易称堰岔。大陈营清朝初期,陈全仁自今唐河县陈排湾迁至大陈营处定居,因东北母渠沟东岸有个小陈营,故名大陈营。解放前,彭桥村属邓县管辖。1947年解放后,被划为邓北县白牛区汲滩镇。后于1949年划为新野县,属马集乡(小乡)。1952年划为贾庄小乡。1956年三个自然村分开,彭桥、堰岔和范坡、大湖坡、梅堂为一个片,大陈营、小陈营和柳坡为一个片。1960年三个自然村合在一起,属王集公社。1975年,彭桥村和小陈营分成两个大队,均属上庄公社。2003年,全村有490户,1956人,其中男性1083人,女性873人,人均耕地1.5亩。总人口中,汉族1953人,蒙古族2人,回族1人,村计划生育率为99%,人口自然增长率0.5‰。文化程度,小学占12%,初中占78%,高中占3%。主要姓氏有王、杨、陈、张、李、秦等。
自然状况
彭桥村地处邓州、新野两县交界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是古今唐邓便路的必经之地。土质分黄土、老土和黑土三种,其中黄土占25%,老土占40%,黑粘土占35%。水利资源丰富,产礓石和石油。植物资源有:竹子、芦苇、芭茅、蒲公英、野菊花等。农 业 经 济农作物种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农村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以红薯干、玉米为主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棉花、油料产量逐年增高。1978年,全村小麦亩产210公斤,棉花50公斤左右,其它作物亩产70—140公斤。2003年,全村小麦亩产340公斤,棉花亩产95公斤,花生亩产250公斤,玉米亩产450公斤。1992年村开始种植烟叶,1998年后面积减少,到2003年面积仅60亩。后来群众在路边、沟边以及坑塘荒地植树三百余亩。
畜牧养殖
解放后,农村人一直遵循着“穷不离猪,富不离书”的古训,一般每户都要养一头猪,附带养一些羊、鸡、鸭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牧养殖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村涌现出了一批养猪、养羊、养鸡、养兔、养鸽子的专业户。一组村民李叶君养蜂80箱。村有养鱼坑塘水面60亩,其中40多亩是人工开挖的鱼塘。
农业机械
解放后,农村靠牛拉车和耕田,后逐步由机械所替代。全村有手扶拖拉机195台,四轮拖拉机28台,三轮农用车15辆,电动机、柴油机150台,潜水泵32台,微型水泵30台,农用水泵210台,脱粒机21台,联合收割机两台,弥雾机52台,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工商企业
20世纪70年代,一、二组开办过油坊、染坊、四组开办过染坊、砖瓦窑场,五组、六组开办过砖瓦窑场,大队办过专瓦窑场、麻袋厂、面粉厂。改革开放后,农民经商办厂办企业的日渐增多。1993年起,杨新民在上庄开办塑料制管厂、煤球厂;王传中在县城开办农机修造厂;王明岗在村开办农机修理站。此外,村有粮食加工点4个,商业网点4个,主要经销百货、副食、农药、化肥、五金交电等,年购销额达60万元。有5户在外经营餐饮服务行业,有8辆货车在外搞运输;外出务工人员600多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基 础 设 施 建 设村镇建设 实行村镇规划后,村民建房按村镇规划统一布局、统一上排上线。全村有90%户的房子上排上线,村镇建设已步入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
农田水利建设
历史上村一直水患不断。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曾多次开挖疏通河道、沟渠,加固修整河堤。在礓石河沿岸修防洪排水闸门2处。全村共打机井52眼,有效灌溉面积2600亩。
通讯电力
解放初,农村只有手摇电话。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电,农村开始有了电灯,后来发展到用电磨面、粉碎,用电抽水浇地,用电打麦等。但那时电力紧缺,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力供应逐渐正常,特别是2000年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后,彩电、空调、洗衣机、电扇、电冰箱,无塔供水装置,音响设备、电饭锅等进入寻常百姓家。社 会 事 业教育 解放前,村有私塾一所。建国后,村先后建有耕读学校和小学。1976年至2001年村先后四次对小学进行整修,并对校院进行了硬化和绿化。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毕业率达99.8%。
科 技
解放后,村多次聘请省、县、乡科技人员到村讲授科技知识,给农民辅导种植、养殖、施肥、用药以及政策法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知识,受益人数达1700多人次。全村有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电等各种技术人员60多人。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农民改变了旧的耕作方式,棉花种植由过去的大田直播变为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科学施化肥、农药及化学除草剂得到普及。
文 化
建国初,在喜庆佳节和农闲时候,村唱大戏、舞狮子、玩旱船、踩高跷、放烟火、说鼓词、坠子书等方式丰富文化生活。之后,有文艺宣传队、电影和电视等。后来村建起了青年民兵之家,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以上。
卫 生
解放初期,农村缺医少药,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村有卫生所3个,医生王传家治中风偏瘫,远近闻名,1996年,河南省张仲景医药研究院授于王传家医师“当代名医”称号。2003年,村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村民生活
建国前,多数村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吃的多半是糠菜,穿的是粗布衣。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互助,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至2003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500多公斤,其中细粮食占90%以上,肉类、禽蛋、蔬菜、营养品等消费大幅度增加;个人储蓄存款不断上升;村民住房由原来的土木、砖木结构逐渐变为混凝土平房、楼房,人均住房近20平方米;农民穿衣由过去单调的黑、白、蓝粗布衣变为色彩丰富、款式多样的中高档服装。同时,农村的婚丧嫁娶也在随着形势的发展而逐步走向移风易俗,丧事由过去的土葬改为火葬,结婚有的把要彩礼、嫁妆改为安装电话、要致富工具(如手扶拖拉机等),有的外出旅游结婚。
彭桥村附近有新野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有新野甘蓝、南阳玉器、板面、新野张飞板面、新野三国臊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