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庄行政村位于县城南部15公里处,距五星镇政府驻地3公里。北依张楼,南邻台庄,东与后楼、魏楼隔河相望,西与陈庄接壤。全境东西宽3.6公里,南北长4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1947年新野解放,属马庄二区马庄乡管辖。1955年,为马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五龙公社为马庄大队。为区别城郊乡马庄大队,1981年更名为南马庄大队。1984年属五星乡为南马庄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
马庄,明万历年间,马姓从城郊马营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村东原有一小村贾庄因座落一体,统称马庄。南北长方形,面积16.2万平方米,靠东部有一大坑贯通南北。
柏庄,清顺治年间,毕姓由县城西南毕庄迁此,以姓定村名毕庄,又因村靠植柏数多的高家坟,演称为柏庄,座落东西长方形,面积0.63万平方米。
乔营,原名杨巷。清嘉庄年间,乔姓自今王庄镇乔湾迁入,后改称乔营,正方形座落,5.4万平方米。
文桥,文姓古居于此,明末已成集市,清乾隆年间,集市已趋繁华,有粉行、花行、染房、油坊、饭馆、茶馆、杂货铺等,农历双日集,每年四月四日至四月九日,还举行一次烟火大会,谓之“火神庙会”,轰动河南、湖北两省6县,聚众万人以上,各地商人运来珠宝玉器、丝绸布匹、土特产品行销于此。1953年集市渐废。座落正方形,面积1.4万平方米。
大刘庄,原名贾庄,明万历年间,刘姓自山西迁入,村随易名刘庄。正方形座落,4.8万平方米。
文庄,清初,文姓自山西迁此定居,以姓取村名,南北长方形座落,7.5万平方米。
汪庄,清嘉庆年间,自今王集乡汪堤迁此定居得名,座落正方形,1.3万平方米。
小刘庄,明后期,刘姓从今大刘庄迁于此,座落正方形,面积1万平方米。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2007年,村委所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876户,3801人。其中男2040人,女1761人,均为汉族。有马、张、王、刘、文、乔、杜、毕、方、魏、石、台、罗、杨、延、贺、肖、李、汪、贾、赵、韦、高、全、吴25个姓氏。
自然状况 南马庄向西临近白河,溧河划开境东农田向南汇流入白河。南北稍长,东西略窄。溧河西岸为黄壤土,土质肥沃,河东多为黑土、粘土。其中黄壤土4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7.5%。黑粘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5%。自然资源有香附、蒲公英、半夏、益母草和车前子等多种野生药材。溧河与马洼沟中有大量的白沙、黄沙,适宜建房、铺路用。
南马庄村附近有新野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有新野甘蓝、南阳玉器、板面、新野张飞板面、新野三国臊子等特产。
建置沿革 1947年新野解放,属马庄二区马庄乡管辖。1955年,为马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五龙公社为马庄大队。为区别城郊乡马庄大队,1981年更名为南马庄大队。1984年属五星乡为南马庄村委会。辖8个自然村。
马庄,明万历年间,马姓从城郊马营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村东原有一小村贾庄因座落一体,统称马庄。南北长方形,面积16.2万平方米,靠东部有一大坑贯通南北。
柏庄,清顺治年间,毕姓由县城西南毕庄迁此,以姓定村名毕庄,又因村靠植柏数多的高家坟,演称为柏庄,座落东西长方形,面积0.63万平方米。
乔营,原名杨巷。清嘉庄年间,乔姓自今王庄镇乔湾迁入,后改称乔营,正方形座落,5.4万平方米。
文桥,文姓古居于此,明末已成集市,清乾隆年间,集市已趋繁华,有粉行、花行、染房、油坊、饭馆、茶馆、杂货铺等,农历双日集,每年四月四日至四月九日,还举行一次烟火大会,谓之“火神庙会”,轰动河南、湖北两省6县,聚众万人以上,各地商人运来珠宝玉器、丝绸布匹、土特产品行销于此。1953年集市渐废。座落正方形,面积1.4万平方米。
大刘庄,原名贾庄,明万历年间,刘姓自山西迁入,村随易名刘庄。正方形座落,4.8万平方米。
文庄,清初,文姓自山西迁此定居,以姓取村名,南北长方形座落,7.5万平方米。
汪庄,清嘉庆年间,自今王集乡汪堤迁此定居得名,座落正方形,1.3万平方米。
小刘庄,明后期,刘姓从今大刘庄迁于此,座落正方形,面积1万平方米。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2007年,村委所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876户,3801人。其中男2040人,女1761人,均为汉族。有马、张、王、刘、文、乔、杜、毕、方、魏、石、台、罗、杨、延、贺、肖、李、汪、贾、赵、韦、高、全、吴25个姓氏。
自然状况 南马庄向西临近白河,溧河划开境东农田向南汇流入白河。南北稍长,东西略窄。溧河西岸为黄壤土,土质肥沃,河东多为黑土、粘土。其中黄壤土4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7.5%。黑粘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5%。自然资源有香附、蒲公英、半夏、益母草和车前子等多种野生药材。溧河与马洼沟中有大量的白沙、黄沙,适宜建房、铺路用。
南马庄村附近有新野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等旅游景点,有新野甘蓝、南阳玉器、板面、新野张飞板面、新野三国臊子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