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泉——镇南1.2公里处,猴山南脚,龙泉右侧。42户,189人。村为李、周、宁、陈、黄、张、潘等姓杂居。清康熙丙午年(1666),李正茂、正盛由清湓街下李迁此定居。现大部融入镇区。
下畈——镇南1公里田畈处,49户,162人。清雍正壬子时(1732),朱友煌自朱湖迁此,后周姓迁来同居。现已融入镇区。
北塆——镇西偏南1.5公里的山脚一塆处。7户,32人。
清雍正已酉年(1729),陈万善自本邑黄桥畈迁此,后魏姓迁入。大部迁入魏家冲新村。
猴山宕——镇南1.2公里之猴山宕中,50户191人。清乾隆丁已年(1737),黄三谷自北山下黄迁此落业。部分迁入亚联新村,部分融入集镇。
三合——(别名下石保)镇南2公里,乌龟颈东侧,43户,182人。黄、田、朱、黎杂姓并居。1952年冬,码头公社民主、上黄、上章3个大队在此创办“三合农场”。1960年冬取消场制,原名沿用。
魏家冲——镇南偏西2公里处,南山北麓。57户,202人。元大德辛丑年(1301),魏国祥由德安县柏树下迁此落业。后张、陈、田、黎等姓相继迁入居住。1998年,因亚泥征地,居住屋场全部征收,整体迁入堡下新建村落。定名:魏家冲新村。入居78户。
细屋曹——镇南偏西2.2公里,南山北麓。88户,324人。清康熙十六年(1677),曹可爱由横立山下曹新屋迁此定居。1998年,因亚泥征地,居住屋场全部征收,整体迁入堡下新建村落。
大屋曹——排连山脚下,镇南2.5公里处。126户,528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曹可立自横立山下曹新屋迁此。90%居民迁居通江南路左右两侧,融入码头集镇。
苏董——牯牛山北脚,镇南2.5公里处,44户,208人。明永乐年间(1403—1424),苏明达由横立山苏家垅迁此,清嘉庆丙寅年(1806),董锡仁自梁公熊家垴迁此同居。
周家——牯牛山北麓,镇南2.8公里,55户,256人。
明永乐年间(1403—1424),但、田二姓迁此落业。田衰,周宗发由横立山芦塘石马岭迁入。
王家——(亦名王锡冲),镇南3公里,牯牛山西北麓,29户,113人。明初,王锡由黄金大林下王家迁入利泽寺寄居。至明正统七年(1442),复迁此地定居。
龙泉村附近有铜岭矿冶遗址、铜岭铜矿遗址、瑞昌溶洞群、秦山森林公园、娆河休闲山庄等旅游景点,有瑞昌山药、瑞昌竹编、长江野生甲鱼、瑞昌小山竹、熟烩虾仁等特产。
下畈——镇南1公里田畈处,49户,162人。清雍正壬子时(1732),朱友煌自朱湖迁此,后周姓迁来同居。现已融入镇区。
北塆——镇西偏南1.5公里的山脚一塆处。7户,32人。
清雍正已酉年(1729),陈万善自本邑黄桥畈迁此,后魏姓迁入。大部迁入魏家冲新村。
猴山宕——镇南1.2公里之猴山宕中,50户191人。清乾隆丁已年(1737),黄三谷自北山下黄迁此落业。部分迁入亚联新村,部分融入集镇。
三合——(别名下石保)镇南2公里,乌龟颈东侧,43户,182人。黄、田、朱、黎杂姓并居。1952年冬,码头公社民主、上黄、上章3个大队在此创办“三合农场”。1960年冬取消场制,原名沿用。
魏家冲——镇南偏西2公里处,南山北麓。57户,202人。元大德辛丑年(1301),魏国祥由德安县柏树下迁此落业。后张、陈、田、黎等姓相继迁入居住。1998年,因亚泥征地,居住屋场全部征收,整体迁入堡下新建村落。定名:魏家冲新村。入居78户。
细屋曹——镇南偏西2.2公里,南山北麓。88户,324人。清康熙十六年(1677),曹可爱由横立山下曹新屋迁此定居。1998年,因亚泥征地,居住屋场全部征收,整体迁入堡下新建村落。
大屋曹——排连山脚下,镇南2.5公里处。126户,528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曹可立自横立山下曹新屋迁此。90%居民迁居通江南路左右两侧,融入码头集镇。
苏董——牯牛山北脚,镇南2.5公里处,44户,208人。明永乐年间(1403—1424),苏明达由横立山苏家垅迁此,清嘉庆丙寅年(1806),董锡仁自梁公熊家垴迁此同居。
周家——牯牛山北麓,镇南2.8公里,55户,256人。
明永乐年间(1403—1424),但、田二姓迁此落业。田衰,周宗发由横立山芦塘石马岭迁入。
王家——(亦名王锡冲),镇南3公里,牯牛山西北麓,29户,113人。明初,王锡由黄金大林下王家迁入利泽寺寄居。至明正统七年(1442),复迁此地定居。
龙泉村附近有铜岭矿冶遗址、铜岭铜矿遗址、瑞昌溶洞群、秦山森林公园、娆河休闲山庄等旅游景点,有瑞昌山药、瑞昌竹编、长江野生甲鱼、瑞昌小山竹、熟烩虾仁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