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嵬石村位于莱城北27公里、茶业口镇政府9公里处,嵬石河北岸。南与南嵬石村隔河相望,西靠雪野镇抬头村。处于普(集)雪(野)公路和(和庄)雪公路交汇处,耕地895亩。有293户,848口人。
据《陈氏谱》记载,明天顺年间陈姓由章丘迁至此地建村,因址在嵬石山麓,故名西嵬石。现与西嵬石新村。为一行政村。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石城保•西嵬石。”据当地史料记载:1939年6月,茶业地区建立两乡一镇,西嵬石隶属莱芜县第七区(雪野区)汇源乡;1941年,莱芜县实行三县分治,西嵬石村隶属抬头区;1942年,抬头区,茶业区合称为茶业区,西嵬石村隶属茶业区;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为数字区,西嵬石村隶属莱芜县第十一区;1955年10月,因更名又隶属茶业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又隶属腰关乡;同年10月隶属腰关人民公社;1959年3月,隶属茶业人民公社;1984年3月隶属茶业办事处;1985年11月撤处划乡又隶属腰关乡;2001年,腰关乡茶业乡合称茶业口镇,西嵬石村隶属茶业口镇。
村民主要由陈、张、孟三姓组成,其中陈姓居多,约占村民人口的80%以上,此外还有高姓、刘姓各一户人家。村依山(牛岭山)而建,随山势蜿蜒,向东延伸,房屋错落有致。村后的牛岭山郁郁葱葱,村前的嵬石河绿水汤汤,共同环抱着一个山青水秀的姜丽山村。.
清朝末年,震惊山东官府的“草把子事件”又名“三圣堂起义”,就发生在西嵬石村。领导人有陈新春、陈书聚、陈焕春。
1942年10月,日本鬼子在村后牛岭山上,村东土场修碉堡安据点,对西嵬石村及周围乡村烧杀抢掠,一大批青壮年投身于抗战队伍。为此,涌现出了一批老革命,且有十多人为国捐躯。
新中国成立后,西嵬石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土改、入社,各项工作有声有色。1972年,西嵬石村民修建了蓄水量在10万立方以上的水坝3座(南峪坝、古山坝、孟家沟坝),并封山育林,使村庄山场面积绿化达80%以上。
“文革”期间,电影《南征北战》就是以西嵬石村为主景地拍摄完成的。许多村民有幸以群众演员的身份上了镜头。“文革”结束后,村民齐心协力恢复生产,突出做的是“两改、一整、四站”。“两改”,一是指改河道,把村北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由东岭西坡改道为牛岭山东,而山脚下,村民修建了河岸两侧整齐的石堰,河水自此有了笔直的通路;二是指改公路,原普雪路是穿村后正直向北而去的,占用了山区难得的平整土地,村民把公路改为沿嵬石河北岸,朝东北方向的东岭(山名)盘旋而去。“一整”是指村民出工出力搞会战,把“两改”后盘活的土地加以平整、垫土、垒堰,使原来的土地变成了一块块沃田,使原村中的耕地由615亩,增为895亩。“四站”是指村中岭西扬水站、东岭扬水站(又称“洋鼻子”扬水站)、南洞扬水站、槐树岭扬水站共四座扬水站开工建设并先后投入使用,使大批旱田变成了良田。
1992年冬,村民自发组织,出资出力挖沟渠、铺管道,从村三里余远的山沟里引水人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1993年5月,村民捐款集资,出工出力,跨嵬石河南北两岸建水泥桥一座,把大桥与西嵬石新村连为一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连心桥”。
1994年10月,在村委班子领导下,举办了立集物资交流大会,会期长达7天,从此逢农历的二、七日为西嵬石集。从1995年起,村里在村东公路沿线黄金地段建商品房,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饭店、商店应运而生,生意红红火火,村民称之为“小特区”。
1999年8月,有线电视走进了村民家中,有三成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
2000年5月,在南嵬石村富商韩金来资助下,对嵬石河流域进行了治理。到2002年5月止,先后在河中建成截流大坝两道,并重修1993年建造的“连心桥”,成为跨河大桥。
2001年11月,西嵬石村成为“电话村”,有150多户村民安上了电话。
科技兴国,教育先行。西嵬石人一贯崇尚文明,重视教育,光是校园搬迁就先后进行了四次,其中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岭建成的学校,四排瓦房,多达40间,操场面积近千平方米,规模之大,可为当时茶业公社之最。后因上学的山路崎岖不平,孩子多有不便,在20世纪90年代初,村民又集资捐款在村前平整的土地新建学校,瓦房两排,20间,现已成为西嵬石、南嵬石、北嵬石三村的幼儿园所在地。文革前的大学生陈家祯、陈传统是当时茶业公社最早的两位。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村里共出现了20余名大专以上毕业生。陈杭德是该村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新世纪,西嵬石村将以更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创造新生活。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2019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西嵬石村榜上有名。
西嵬石村附近有莱芜龙山、茶业口镇《泰山时报》旧址、龙山灵云禅寺遗址、茶业口摩云山梯田群、刘俊林殉国处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