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冶村位于莱城区东南6公里,高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东3公里,大石山(俗名铁冶山)南麓,东与钢城区颜庄镇搭界,西邻南冶煤矿,南为南、北毛二村,东隔汶河与盘龙村相望,205国道从村中穿过。地处丘岭,耕地396亩,295户,920人。
据《吴氏谱》记载,明朝末年吴姓迁此建村。村北有古冶铁遗址,系宋莱芜监十八冶之一。据考,唐、宋、金、元均在此冶炼,故以“冶”字名村,为与北冶相区别,故称南冶。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故事保•南冶”。民国初年,取消乡保建制,全县划为10个区,南冶属新甫县颜庄区;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汶南为第六区,全县划为13个区,南冶属汶南区;1951年3月全区由地名改为数字称呼,汶南为第六区,南冶属该区管理;1955年10月取消数字称呼,1958年10月属南冶人民公社,1959年2月,归属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南冶划为颜庄人民公社管理;1964年5月,将牛泉人民公社的槲林、鲁家、颜庄人民公社的南冶、老君、对仙,矿山人民公社的高庄管理区组成高庄人民公社,南冶村又回到高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管理区,改为高庄办事处南冶乡(小乡)管辖;1985年10月撤处并乡,全市分为28个乡镇(办事处),高庄和南冶各自为镇,南冶村划归南冶镇;2000年12月撤并南冶镇和高庄镇,成立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冶村属高庄街道办事处。
1952年至1953年,南冶以自愿结合组成十几个互助组。1954年以孙守仿为社长的18户贫农组成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全村除1户外全部入社,1956年转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称大社),刘学锡任社长,李国臣任支部书记。人民公社化后,改为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队。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后,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演变成7个居民小组。
在近代史上,南冶村经历过一次天灾,一次-。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8月29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夜,大雨,汶河泛滥,淹200余村,溺死若干人。南冶村冲走一邵姓农民,一李姓妇女脚伤致残,沙压良田70余亩。1927年土匪刘桂堂率部破南冶圩,打死村民4人,掳走几十人,其中有首富吕嘉林之妻和吕嘉祉之妻,二人用13000元重金赎回,其余几十人先后用多少不等的钱都赎回。
因有圩墙缘故,加之村北面有小山可设岗哨。东临汶河有平坦宽阔的河滩难以靠近,南面是大道,道南平缓的高地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军队多于此。1941年1月“兴亚剿共军团”即颜团(司令颜继光)千余人由地理沟一带移至南冶驻扎。1942年4月撤走。在此期间,对周围村庄烧杀抢掠,残害革命干部和抗日军民无辜百姓,作恶多端。其后,日寇立即在南冶设据点,强迫段明申、吴式管、吴式照三家搬迁,在那里修建圩子,长约50米,宽约35米。在村东、村北、东门各建一炮楼,一直到1945年6月。1947年7月下旬,-新五军由济南进犯莱芜。刘伯戈纠集恶霸兵痞,组成还乡团,杀回到莱芜。南冶驻新五军一个连和还乡团一个乡分队。乡分队队长段明元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棍,烧光抢夺,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9月莱芜境内军民反击-和还乡团,由于侦察欠详(黄昏时又住进-一个搜索连),指挥犹豫,没有攻开,解放军伤亡二三十人,南冶村民死1人。1964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驻南冶,军民关系密切。南冶划出一块最好的水浇地让部队种菜,部队医院为周围村庄村民治病,态度和蔼可亲。从1986年冬开始为周围村庄培训赤脚医生近20名,真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南冶村许多人积极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先后有7名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吴冶山于1950年曾率部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援朝铁路工程总队政委总队长,中朝联合铁道军事管理总局政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吴冶山的兄弟吴镝、吴铭、吴键先后参加革命,并担任要职。解放后,南冶村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年年都有优秀青年入伍,为家乡父老乡亲增光添彩。留在部队的戍边卫疆,无私奉献;退伍回乡的,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发家致富。
南冶村有许多能工巧匠,刘日居父子5人都是窑匠,既会制作砖瓦、哈叭狗、张口兽等,又会烧窑。西起叶、孟二庄,东至庄颜一线,所有的砖瓦窑都是由他们父子烧制。亓福林心灵手巧,会制作各种家具和木装各式各样的房子,刻花雕虫,样样精通,闻名乡里。
南冶村一贯注重村办企业发展。从1956年春成立南冶高级农业生产合社以后至1974年,村办副业不曾中断,1975年1月年仅29岁的刘吉孔走马上任,挑起村支部书记的重担,他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干劲十足,主张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75年在村东门外建一处焦化厂,设4个焦盆,年产20000吨,利润十分可观。其后,企业接连不断发展起来。1980年建莱芜第一缸瓦厂;1987年在村煤矸石山后,利用废地建砖厂1处,年产1000万块;1985年开始申请-筹备开煤矿,1986年建成,1987年投产,设计生产计划年产万吨。几年来,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安排劳动力350人。矿长段元春,管理严格,狠抓质量,刘吉孔经常过问,效益非常好,在全部村办企业中名列前茅,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个体私营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无限生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基本解决温饱。近几年来,村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吃苦耐劳,致力于个体私营经济,如工艺美术,美容美发,车辆维修,照像,网吧,长途运输,机械加工,餐饮服务,装饰装潢,五花八门,样样俱全。村民各尽其能,各显神通,现在,南冶村一半以上的户在搞个体私营,年收入相当可观。特别是村民刘训美放弃招工机会,她不畏困难,顽强拼搏,自筹资金,办起机械配件厂,年产值300万元,成为民营经济大军中的佼佼者。
雄厚的集体经济基础,为推动南冶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敬老院的老人,所有生活费、医疗费村集体承担;四名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每年补助400元和一吨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每户每年补助120元;1995年,村出资20多万元,在村南打水井1眼,深250米,自来水管道直通每个家庭;村民应负担的农业税、特产税及公益金全部由村集体负担。不仅如此,村民用水用电均免费,在农业生产中,浇水、耕地、种子都是村里统一负担。村民实际上无任何负担。现在,南冶村电话、电视、VCD,摩托车早已普及,吃上自来水,住进小康楼,接通闭路电视,有的家庭购置了电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步入小康。
南冶村自古重视文化,改革开放后,更加重视教育,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几百年来人才辈出,读书声不绝于耳。吴式臻设馆授徒,吴正方书法颇有名气,至今尚存许多由他书写的石碑。1910年(宣统二年)李瑞祥考入莱芜县单级教授养成分所,毕业后在南冶、官庄、赵家泉教书数载。古时,南冶人重文也尚武,出于健体强身,防乱护家之目的,村民多有习拳弄武的。吕鸿昌、吴正音二人均拜师朱老头。几年后,他俩拳脚功夫驰名乡里。据说他们马步蹲于木橙上,两个小伙子用尽全身力气拉,依然纹丝不动。1928年,南冶村设立小学堂,并有两名女生。“0”前,高、初中毕业的就有几十名。1994年,村里投资95万元建起高标准的教学楼。随后几年里投资15万元,硬化体育场,修建车棚,购置音体美器材和图书,更换桌椅,并选配优秀教师任教,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成为规范化学校。村里规定对于考上本科大学的学生奖励现金1000元。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共有98人考入大中专院校,2000年仅本科就考上5人。前几年,吴修延考上清华大学,孙春红考取博士研究生。这是南冶村重视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
南冶人聪明勤劳,淳朴厚道,崇尚文明,注重礼仪,尊老爱幼,邻里团结,蔚然成风。村里每年开展评选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在三八妇女节,“七一”、元旦等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养。村妇女主任刘茂珍九年如一日,不怕苦累,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爹,于1999被山东省老龄委授予“齐鲁孝星”光荣匾。近年来,南冶村大力开展“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对于党建,南冶村常抓不懈。村党支部队一班人,团结互助,紧密配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成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担任支部书已27年之久的刘吉孔,任劳任怨,呕心沥血,不沾不图,积极为村民谋利益,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2002年1月在村民委员会换届直选中,他几乎以全票再次当选为南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近十几年来,南冶村取得了辉煌成就,1993年被莱芜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强村,先后被莱城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安全文明村,妇女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模范村,连续十几年被镇、办事处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先进党组织等大小几十项荣誉。
南冶村,这颗汶河岸边永远璀璨的明珠,她曾有辉煌灿烂的过去,更会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南冶村附近有五福茶旅园、皇龙冠山水乐园、小三线纪念园、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据《吴氏谱》记载,明朝末年吴姓迁此建村。村北有古冶铁遗址,系宋莱芜监十八冶之一。据考,唐、宋、金、元均在此冶炼,故以“冶”字名村,为与北冶相区别,故称南冶。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故事保•南冶”。民国初年,取消乡保建制,全县划为10个区,南冶属新甫县颜庄区;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汶南为第六区,全县划为13个区,南冶属汶南区;1951年3月全区由地名改为数字称呼,汶南为第六区,南冶属该区管理;1955年10月取消数字称呼,1958年10月属南冶人民公社,1959年2月,归属高庄人民公社;1960年4月,南冶划为颜庄人民公社管理;1964年5月,将牛泉人民公社的槲林、鲁家、颜庄人民公社的南冶、老君、对仙,矿山人民公社的高庄管理区组成高庄人民公社,南冶村又回到高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管理区,改为高庄办事处南冶乡(小乡)管辖;1985年10月撤处并乡,全市分为28个乡镇(办事处),高庄和南冶各自为镇,南冶村划归南冶镇;2000年12月撤并南冶镇和高庄镇,成立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冶村属高庄街道办事处。
1952年至1953年,南冶以自愿结合组成十几个互助组。1954年以孙守仿为社长的18户贫农组成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全村除1户外全部入社,1956年转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称大社),刘学锡任社长,李国臣任支部书记。人民公社化后,改为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队。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后,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演变成7个居民小组。
在近代史上,南冶村经历过一次天灾,一次-。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8月29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夜,大雨,汶河泛滥,淹200余村,溺死若干人。南冶村冲走一邵姓农民,一李姓妇女脚伤致残,沙压良田70余亩。1927年土匪刘桂堂率部破南冶圩,打死村民4人,掳走几十人,其中有首富吕嘉林之妻和吕嘉祉之妻,二人用13000元重金赎回,其余几十人先后用多少不等的钱都赎回。
因有圩墙缘故,加之村北面有小山可设岗哨。东临汶河有平坦宽阔的河滩难以靠近,南面是大道,道南平缓的高地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军队多于此。1941年1月“兴亚剿共军团”即颜团(司令颜继光)千余人由地理沟一带移至南冶驻扎。1942年4月撤走。在此期间,对周围村庄烧杀抢掠,残害革命干部和抗日军民无辜百姓,作恶多端。其后,日寇立即在南冶设据点,强迫段明申、吴式管、吴式照三家搬迁,在那里修建圩子,长约50米,宽约35米。在村东、村北、东门各建一炮楼,一直到1945年6月。1947年7月下旬,-新五军由济南进犯莱芜。刘伯戈纠集恶霸兵痞,组成还乡团,杀回到莱芜。南冶驻新五军一个连和还乡团一个乡分队。乡分队队长段明元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棍,烧光抢夺,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9月莱芜境内军民反击-和还乡团,由于侦察欠详(黄昏时又住进-一个搜索连),指挥犹豫,没有攻开,解放军伤亡二三十人,南冶村民死1人。1964年至197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驻南冶,军民关系密切。南冶划出一块最好的水浇地让部队种菜,部队医院为周围村庄村民治病,态度和蔼可亲。从1986年冬开始为周围村庄培训赤脚医生近20名,真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南冶村许多人积极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先后有7名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吴冶山于1950年曾率部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援朝铁路工程总队政委总队长,中朝联合铁道军事管理总局政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吴冶山的兄弟吴镝、吴铭、吴键先后参加革命,并担任要职。解放后,南冶村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年年都有优秀青年入伍,为家乡父老乡亲增光添彩。留在部队的戍边卫疆,无私奉献;退伍回乡的,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发家致富。
南冶村有许多能工巧匠,刘日居父子5人都是窑匠,既会制作砖瓦、哈叭狗、张口兽等,又会烧窑。西起叶、孟二庄,东至庄颜一线,所有的砖瓦窑都是由他们父子烧制。亓福林心灵手巧,会制作各种家具和木装各式各样的房子,刻花雕虫,样样精通,闻名乡里。
南冶村一贯注重村办企业发展。从1956年春成立南冶高级农业生产合社以后至1974年,村办副业不曾中断,1975年1月年仅29岁的刘吉孔走马上任,挑起村支部书记的重担,他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干劲十足,主张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75年在村东门外建一处焦化厂,设4个焦盆,年产20000吨,利润十分可观。其后,企业接连不断发展起来。1980年建莱芜第一缸瓦厂;1987年在村煤矸石山后,利用废地建砖厂1处,年产1000万块;1985年开始申请-筹备开煤矿,1986年建成,1987年投产,设计生产计划年产万吨。几年来,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安排劳动力350人。矿长段元春,管理严格,狠抓质量,刘吉孔经常过问,效益非常好,在全部村办企业中名列前茅,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个体私营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无限生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基本解决温饱。近几年来,村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吃苦耐劳,致力于个体私营经济,如工艺美术,美容美发,车辆维修,照像,网吧,长途运输,机械加工,餐饮服务,装饰装潢,五花八门,样样俱全。村民各尽其能,各显神通,现在,南冶村一半以上的户在搞个体私营,年收入相当可观。特别是村民刘训美放弃招工机会,她不畏困难,顽强拼搏,自筹资金,办起机械配件厂,年产值300万元,成为民营经济大军中的佼佼者。
雄厚的集体经济基础,为推动南冶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敬老院的老人,所有生活费、医疗费村集体承担;四名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每年补助400元和一吨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每户每年补助120元;1995年,村出资20多万元,在村南打水井1眼,深250米,自来水管道直通每个家庭;村民应负担的农业税、特产税及公益金全部由村集体负担。不仅如此,村民用水用电均免费,在农业生产中,浇水、耕地、种子都是村里统一负担。村民实际上无任何负担。现在,南冶村电话、电视、VCD,摩托车早已普及,吃上自来水,住进小康楼,接通闭路电视,有的家庭购置了电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步入小康。
南冶村自古重视文化,改革开放后,更加重视教育,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几百年来人才辈出,读书声不绝于耳。吴式臻设馆授徒,吴正方书法颇有名气,至今尚存许多由他书写的石碑。1910年(宣统二年)李瑞祥考入莱芜县单级教授养成分所,毕业后在南冶、官庄、赵家泉教书数载。古时,南冶人重文也尚武,出于健体强身,防乱护家之目的,村民多有习拳弄武的。吕鸿昌、吴正音二人均拜师朱老头。几年后,他俩拳脚功夫驰名乡里。据说他们马步蹲于木橙上,两个小伙子用尽全身力气拉,依然纹丝不动。1928年,南冶村设立小学堂,并有两名女生。“0”前,高、初中毕业的就有几十名。1994年,村里投资95万元建起高标准的教学楼。随后几年里投资15万元,硬化体育场,修建车棚,购置音体美器材和图书,更换桌椅,并选配优秀教师任教,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成为规范化学校。村里规定对于考上本科大学的学生奖励现金1000元。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全村共有98人考入大中专院校,2000年仅本科就考上5人。前几年,吴修延考上清华大学,孙春红考取博士研究生。这是南冶村重视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
南冶人聪明勤劳,淳朴厚道,崇尚文明,注重礼仪,尊老爱幼,邻里团结,蔚然成风。村里每年开展评选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在三八妇女节,“七一”、元旦等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养。村妇女主任刘茂珍九年如一日,不怕苦累,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公爹,于1999被山东省老龄委授予“齐鲁孝星”光荣匾。近年来,南冶村大力开展“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对于党建,南冶村常抓不懈。村党支部队一班人,团结互助,紧密配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成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担任支部书已27年之久的刘吉孔,任劳任怨,呕心沥血,不沾不图,积极为村民谋利益,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2002年1月在村民委员会换届直选中,他几乎以全票再次当选为南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近十几年来,南冶村取得了辉煌成就,1993年被莱芜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强村,先后被莱城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安全文明村,妇女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模范村,连续十几年被镇、办事处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先进党组织等大小几十项荣誉。
南冶村,这颗汶河岸边永远璀璨的明珠,她曾有辉煌灿烂的过去,更会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南冶村附近有五福茶旅园、皇龙冠山水乐园、小三线纪念园、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