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庄位于蓬莱城西25华里处,在老206国道的东侧,在蓬莱西城临港工业区的规划区内,北与港里村相距不到一华里,与北面的西泊子,西北面的栾家口,西面的北王绪,西南面的北林院、南王绪相距都是3华里,离北沟镇驻地6华里。东面翻过一座山,即是上口沟,距上口姜家、上口赵家、上口李家约5华里。现有380多户,1200多人。900多亩耕地,800多亩园地。
“王格庄,东西长,一条大街穿中央;东边盖房山脚下,西面建屋公路旁。”一首民谣道出了王格庄的轮廓。王格庄半山半泊,山地多于泊地。东南面丘陵起伏,山脉相连。村东有一条河,人们叫东河,东河两侧山峰相连,绵延起伏,最东头地名叫“东口子”,翻过东口子山脊,东麓还有王格庄的土地,村民称为“东流水”。自东口子顺东河西下,北面的山脉依次是:大东山、小东山、河北坡;南面的山峰沟谷依次是:大客套、车家沟;叉顶坡、河南坡,河南坡北麓山脚下有一地名叫“老金桥”,此处有一泉眼,长年流水不断,水质清澈甘甜。再往西是潘家沟,潘家沟口有一潘家井,不管天多么干旱,水位总是不变,遇上天旱时,东疃的都到这里挑水饮用;潘家沟西坡叫大龙台,大龙台山顶叫牛栏顶,过去山顶上有座庙,不知为何庙,至今庙基尚存。再往西是槐木沟;槐木沟西的山叫会山,槐木沟西边的沟叫银子沟;过了银子沟是南台子,再向西就是庙沟。最西边是大洼沟,也叫“大洼子”。
东河流至潘家沟,折头向北,和潘家沟的水流汇合,向北流去。转了几个弯又折向西,最后经港里村西注入渤海湾。
这一段呈东西向的沟壑东段过去北侧有一道沙岗,沙岗上长满了柳树,因此人们称之为柳树沟。柳树沟两侧是高台地,北侧的土地最东边的叫“柳沟崖”,相连的叫“背子”,东边的叫“上背子”,西边的叫“下背子”。柳树沟南侧的高台地叫“东庙”。柳树沟向西的部分叫“东北沟”。翻过东河西侧的高台,自银子沟向西,土地才开始平坦。槐树沟和银子沟的两股山水向北汇入东北沟。庙沟的山水由南向北穿村而过。这条南北向的河沟叫“沙沟崖”,王格庄东疃、西疃就以这沙沟崖为界。东疃主要有两条街道,“沙沟崖”到东疃后街折头向西,汇入东河。王格庄村南的山脉西头有一沟谷叫“大洼子”,这条山谷里过去还住有人家,谷底有一泉眼,长流不断,水质优良,煮小米饭比别的水煮的香;煮茶比别的水煮的好;据说旧社会开大烟馆的都这里挑水使用。大洼子的山水由南向北,在村西头折头向西,汇入渤海。
王格庄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王氏祖先王泰兄弟四人,于明朝正德年间,从小云南大槐树下结伴移民而来,到此落户,以姓氏取村名为王格庄。另一说来自《王氏谱书》:“蓬莱王氏族繁,年代久远,究系何姓之王,多无可考。本支望出琅琊,而系黄帝之孙,则信而有征。先祖于中原之乱而南迁,称为流民。元末明初,常遇春血洗山东,明初乃大量向山东移民。本族来蓬始祖王泰、王山、王道、王果兄弟四人,即系明初洪武年间由云南乌撒卫大柳树下村,移民到蓬莱县王家山庄也”。又载:“清初,人口渐繁,曾先后分迁城内,草店、东沟、牛山王家以及关东等地,支派尚可稽。”
多年来,在王格庄村民中流传,当初王姓叔侄两家来此定居,叔居西边,侄住东头,分为两支,各有一处祖祠。村中王姓两支排辈不一样,这与不少村庄一样,自古以来,兄弟分家,自立门户,各自分支,另排字辈,数代之后,子孙容易混淆,难辩脉络。后人以为辈字不同,就不认是“一家人”。岂不知天下之大,唯有“孔孟”少数大家庭,因受皇封世宠,历代子孙辈字相同,百世不乱。但其近代子孙也多有叛逆。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下,也有的另创新意,不论辈字的,实为大势所趋。先人的论字排辈,已非定法。传承中华文明,崇尚取其精华,传统按辈排字已逐渐销声匿迹了。但研究家族及社会历史,追溯姓氏宗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线索资料。
在王姓建村以前,这里曾有刘姓、潘姓、车姓在此居住过,留下了车家沟、潘家沟、刘家井等地名,刘家井就在东疃后街现在的王明商住处。是古老村庄的见证。
王格庄人同周边村民一样,在历代的岁月里,为求生存,谋发展,祖先们东迁西移,四处闯荡。尤其在清末民初年间闯关东的移民大潮中,王格庄人去东北谋生创业人数,几乎占了村中的一半之多。据说现在东北的王格庄人口比家乡还多。当时东北三省有着地大物博的优势。然而历经战乱灾荒,也非财源福地。闯关东的农民,大多数还是要靠打工种地出苦力,学生意来维持生计。也有不少混不下去重返故里的。只有少数人或有文化、或有机遇,或有靠山能够创业有成,赚了点钱,也是赶紧返回家乡,盖房置地,扩大固定资产,实现原始积累,这样就为家乡留存了一批百年左右的明清风格的老房屋。这些老房子,多用青砖黑瓦,高瓴起脊,出厦吊檐。一色的海木(从东北过海运来的红松称为海木)门窗。精雕细刻,做工细巧。王格庄最讲究的一户,砌山墙的石块,精磨细凿,墙面光平如镜,墙缝细如刀切一般,据说连个铜子也塞不进去。在民国初年银元比较“成”的时候,这样的做工一块石头要用一块银元,足见房主之奢侈及工艺之考究。这样一来,倒也给村庄后世留下了一道古老的建筑工艺及景观。
古时候,在村西丁字街口有一座大照壁,有座关帝庙,在村东庙沟北口古时有一座“三元宫”。 三元宫相传为明代所建,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世间俗称为三官庙。这三官掌管着天、地、水之大权,关系到民间苍生疾苦,所以深受百姓崇拜,历代香火极盛,生怕慢怠了“三官”没好日子过。一代诗圣李商隐也曾应景题下了“蓬岛明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的诗句。
1928年,国民政府倡导新文化运动,王格庄东西两疃各不怠慢,办学热情高涨。西疃的王秀才先办起了私塾,东疃的王先生通过县里的王氏-支持,率先创办了新式学堂,并有当时县长的题匾,引领县乡的新文化运动,一度红火,最终学校建在“三官庙”南,后来“三官庙”也成了学校的一部分。当时,学校叫启明小学,解放后,改为王格庄小学,后来为王格庄完小,北林院的高年级学生在这里读书。1968年王格庄办起了联中,1978年王格庄联中合并到南王绪联中。王格庄只保留小学。2000年由于学生人数减少,王格庄小学调整合并到北王绪小学。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区公所在王格庄村建了“乡农学校”,韩复渠为了冒领军饷,以保护地方治安为名,在此训练民兵。学校有10间房子,王宗义担任“乡农学校”的队长。后来,韩复渠倒台,这些民兵被-收编,王宗义被任命为少校营长。“乡农学校”的房子被拆除,材料用来盖了小学校舍。
以前,王格庄村缺水,天旱时连吃的水都困难。西疃的到大洼子泉眼挑水;东疃的到潘家井挑水。当时有个顺口溜:井又深,河又远,辘轳把打瞎眼,有女不嫁王格疃。诙谐的语言揭示了过去缺水的状况。1985年,王格庄村投资8万元,打了一口100多米深的大口井,按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王格庄村缺水的历史。
近年来,王格庄在整地挖土中,发掘了不少古墓,从中挖到了不少文物。2007年在村北的砖厂挖土时,就挖出了两座古代的蛎皮墓葬。据专家初步考证,认为属汉代的墓葬特征。2008年,在村南修建新206国道时,在路基旁又发掘出两座竖式墓穴,并出土了两件陪葬的陶罐。此种墓穴别有创意,以泥洞竖穴为墓,不用砖砌,墓穴顶部留了两个气眼,可能是作为标记,这些奇特的墓葬,留下了远古时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印记。
近代王格庄出了不少知名人物,可谓人才济济。王琪,原名王从富,早年参军参战,解放后,转业到中国长春一汽任副厂长。曾为蓬莱上马“山汽改”,开创了蓬莱汽车制造业,为家乡做出了不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格庄有个大厨,名叫王成显,面拉的既快又好,在蓬莱城西和黄县一带很有名气,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去请他拉面。1958年吃食堂时,两个生产队400多人吃面,他一个多小时就拉完了,在当时传为奇谈。
附:
王同和、王同兰兄妹二人都曾从事革命工作。王同和随部队驻牙山革0据地,在调其南下时私返家乡,走漏了消息,被城里二鬼子抓住杀害于下朱潘村十八盘。王同兰在三十里店教学,曾从事抗日宣传活动,被郝铭传等二鬼子以“抗属”的罪名,残杀于王格庄村口,年仅二十岁。
王明长(1906-1962)原名王天一。1942年曾任蓬莱县国民政府县长,因时局-,经常夹着包裹撤离,是为“-政府”,民间称“包袱县长”。1945年被八路军赶跑,1947年9月组织了-“返乡团”200人,在-部队的配合下,返扑蓬莱城里,进行血腥的“-倒算”,杀害了革命干部、教师、民兵60多人,逮捕关押了“疑犯”97人,烧毁了中学1处,小学3处,民房130多间。1948年逃往台湾,任高雄市政秘书,后任教员。曾著有《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倭事略》。1947年曾组织人员第四次重修《蓬莱县志》,1961年在台湾出版。1962年病故于台湾。
王格庄周围的村庄如,港里、泊子、南北王绪、栾家口、北林院等姓氏都很杂,而王格庄则基本上是一色的王姓,其他姓氏如:曲、刘、司、周、张都只是一家,唯有宋姓是两家。而这些姓氏的由来,有的是住女子户,有的是耍手艺,做买卖在这里落户,其余大都是给人扛活的,解放后土改复查留在了这里。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状况,不得而知,或许是因为这里人多地少;或许是因为这里干旱缺水,打井不易;也有人说,过去这个村宗族观念很强,不接纳外姓人来这里落户定居。但王格庄也许正是因为大多为王姓,所以形成了淳厚朴实,和睦相处的村风。这个村过去有一个规矩,同姓不联姻,本村不联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本村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轰动全村,父母反对,连婚事都不给操办。直到现在,这个村几乎没有离婚的。
2019年12月12日,王格庄村被授予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王格庄村附近有南王绪遗址、蓬莱海防遗址、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蓬莱阁旅游区、长岛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莱海参、蓬莱赤甲红、蓬莱地生子、蓬莱加吉鱼、蓬莱葡萄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