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栾庄村
村庄由来 据荆氏族谱记载,明朝崇祯年间,荆氏先祖从平度市崔家集镇大栾庄村迁至此处居住,经过开荒垦地,凿井垒墙,逐渐形成村落,距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因荆氏先祖与栾姓先祖几乎同时来此居住,故名荆栾庄;荆姓在此居住,人口逐渐增多,清朝乾隆年间,因兄弟分家,荆氏三支后人在离村庄南3华里处安家又建一村庄,为区分两村庄,遂叫大荆栾庄。
2公里处,东西均与环镇公路相接,南与引黄济青明渠相依,北靠朱明路。耕地面积3500亩,居民216户,687人。
经济状况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每年农业总产值为1000多万元。该村在养殖专业大户的带领下,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养殖项目的好局面。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多增加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2002年,该村还通过外引内联,与青岛市九联集团联姻,采取村庄出土地,九联出资金、技术,在该村先后建起占地面积百亩的肉食鸡养殖场3个。2005年经济总收入221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298元。
优势产业 该村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近几年主要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和养殖业,新种植百亩优质冬枣示范基地、百亩林木示范基地,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商品狐狸1500余只,肉食鸡10万多只。其中各种专业大户28户,实现户户有发展项目、人人争当种养能手的良好局面。
社会事业 2002年投资16万元整修村内街道,街两旁栽种了绿化树木;2003年投资50万元,打深水井5眼,铺设管道4000多米,进行了“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改造使400亩以前只能靠天吃饭的无水区,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2006年投资40多万元,把全村可浇土地全部上了农灌电。2005年吃上了镇供自来水。固定209部,有线电视用户212户,村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94%和99%。
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200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平度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2361316
大荆栾庄村附近有茶山风景区、高氏庄园、蓝树谷青少年世博园、三合山风景区、平度市云山镇等旅游景点,有马家沟芹菜、蟠桃大姜、大泽山葡萄、平度大花生、祝沟草莓等特产。
村庄由来 据荆氏族谱记载,明朝崇祯年间,荆氏先祖从平度市崔家集镇大栾庄村迁至此处居住,经过开荒垦地,凿井垒墙,逐渐形成村落,距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因荆氏先祖与栾姓先祖几乎同时来此居住,故名荆栾庄;荆姓在此居住,人口逐渐增多,清朝乾隆年间,因兄弟分家,荆氏三支后人在离村庄南3华里处安家又建一村庄,为区分两村庄,遂叫大荆栾庄。
2公里处,东西均与环镇公路相接,南与引黄济青明渠相依,北靠朱明路。耕地面积3500亩,居民216户,687人。
经济状况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每年农业总产值为1000多万元。该村在养殖专业大户的带领下,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养殖项目的好局面。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多增加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2002年,该村还通过外引内联,与青岛市九联集团联姻,采取村庄出土地,九联出资金、技术,在该村先后建起占地面积百亩的肉食鸡养殖场3个。2005年经济总收入2218万元,村民人均所得5298元。
优势产业 该村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近几年主要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和养殖业,新种植百亩优质冬枣示范基地、百亩林木示范基地,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商品狐狸1500余只,肉食鸡10万多只。其中各种专业大户28户,实现户户有发展项目、人人争当种养能手的良好局面。
社会事业 2002年投资16万元整修村内街道,街两旁栽种了绿化树木;2003年投资50万元,打深水井5眼,铺设管道4000多米,进行了“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改造使400亩以前只能靠天吃饭的无水区,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2006年投资40多万元,把全村可浇土地全部上了农灌电。2005年吃上了镇供自来水。固定209部,有线电视用户212户,村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94%和99%。
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200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平度市文明村庄”。
联系电话 86-0532-82361316
大荆栾庄村附近有茶山风景区、高氏庄园、蓝树谷青少年世博园、三合山风景区、平度市云山镇等旅游景点,有马家沟芹菜、蟠桃大姜、大泽山葡萄、平度大花生、祝沟草莓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