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村简介
一、历史沿革
城南村,历史悠久。村东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北魏废潞县置刈陵县时,村在县城以南而得名。后县城虽迁,但城南村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二、地理位置
城南村,位于黎城县城之西北,属黎侯镇管辖。与赵家山、古县、城西、港北、李庄等村相邻,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2011年,全村有326户,1146人,总耕地111公顷。勇进灌渠从村西2里处通过。207国道从村东通过,207与309国道连接线、长邯高速公路黎城出入口都在村东,交通比较方便。
三、地形气候
城南村,地势西高东低。西靠凤凰山、海拔在1020米以上,村北沟底最低,海拔仅有800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645毫米左右,适合农作物生长。
四、资源状况
村西山上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花岗岩和石灰岩。全村除去道路、河渠、水渠和房屋占地外,现有耕地1800余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大马、小麻、葵花和芝麻。经济林种类较多,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枣、苹果、桃、杏和梨等。
五、革命传统
城南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就有5人入党,1938年正式成立了0城南村支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500多人支前参战,1945年解放长治时,一次就有8人参军入伍。先后有13名青年为国家民族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城南村,经历了变工队、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走过集体化道路。1958年也曾受“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和“共产风”的影响,挫伤过村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1964年以后,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村上也大搞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使千余亩旱地变为水浇地,产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十多年来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1981年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才真正发挥出来。加上农业科技、化肥、农机具的推广应用,不论是农业产量,还是经济收入,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六、民风民俗和名胜古迹
城南村,古往今来好戏成瘾,有“戏窝子”村之称。过去有过窝班排戏,掌班供戏、领导唱戏,并出过名震潞府八县的名优5名。建国初,城南村的业余演出曾胜过专业剧团。请戏城南也是请好戏班。而且价格比周围村贵。清末以来上党戏的名角,没有个没在城南唱过戏的。近代原专一、二团的城南唱过“对台戏”。城南村的文化底蕴极其丰富,宋代以后古庙建筑有20多处,著名景观也较多。特别是岚山庙、显庆寺、女娲宫和三仙阁等在黎城县享有很高的声望。“岚山夜雨”被列为古黎八景之一。
城南村,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涌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清朝出过拔贡、举人、进士;抗战至今地师级干部就有5人;县处级干部18名。中高级职称的46人。没有文化,却有一技之长的土能人很多。现在,大小企业家50多位,上百万的个人企业家也有几位。
城南村,从清代以来,兴学之风尤胜。王继芳维首建“奎星楼”、“文昌阁”、开“学馆”、办“私塾”。其孙辈有中举人的,有中进士的。民国废科举、办学堂。城南村在岚山龙王庙办起初级小学,置学田7亩多。抗战时县立一高小驻村后,城南村送子求学的甚多。新中国成立后,城南人更懂得育人重要,从初小办成完小,教员由1名增到现在的10多名,城南给孩子们盖的教学楼在附近更是首屈一指。现在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140多名之多,还有3位取得硕士学位。
七、组织机构
城南村与古县、城西两村于2009年成立了联村党支部,联村支部书记由韩乃旺担任,副书记5人,支村委成员11人,下设6个村民小组,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工青妇联、关工委、红白理事会、综合治理、爱国卫生以及纪检监督小组,分工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四议两公开,成为建设新城南的坚强堡垒。
近几年,由于黎城的环境优美,政策宽松,在加上城南村,土地宽广,劳力充足。在城南村东建起太行钢铁公司。城南的第三产业象雨后春笋迅速兴起,各种店铺40余家。清早有菜市,县通达公交公司3路公交车直通城南。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城南发生了巨变。城南人感到自豪。相信在当代的城南人,定会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在先辈创造的灿烂历史文明基础上,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建设富裕、文明、繁荣的新城南。城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城南村附近有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黎城广志山、长宁大庙、冀南银行小寨旧址、西周黎侯墓群等旅游景点,有黎城核桃、洪井三皇小米、黎城柿子、布老虎、黎城红枣等特产。
一、历史沿革
城南村,历史悠久。村东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北魏废潞县置刈陵县时,村在县城以南而得名。后县城虽迁,但城南村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二、地理位置
城南村,位于黎城县城之西北,属黎侯镇管辖。与赵家山、古县、城西、港北、李庄等村相邻,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2011年,全村有326户,1146人,总耕地111公顷。勇进灌渠从村西2里处通过。207国道从村东通过,207与309国道连接线、长邯高速公路黎城出入口都在村东,交通比较方便。
三、地形气候
城南村,地势西高东低。西靠凤凰山、海拔在1020米以上,村北沟底最低,海拔仅有800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645毫米左右,适合农作物生长。
四、资源状况
村西山上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花岗岩和石灰岩。全村除去道路、河渠、水渠和房屋占地外,现有耕地1800余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大马、小麻、葵花和芝麻。经济林种类较多,主要有花椒、核桃、柿子、枣、苹果、桃、杏和梨等。
五、革命传统
城南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年就有5人入党,1938年正式成立了0城南村支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500多人支前参战,1945年解放长治时,一次就有8人参军入伍。先后有13名青年为国家民族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城南村,经历了变工队、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走过集体化道路。1958年也曾受“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和“共产风”的影响,挫伤过村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1964年以后,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村上也大搞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使千余亩旱地变为水浇地,产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十多年来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1981年后,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才真正发挥出来。加上农业科技、化肥、农机具的推广应用,不论是农业产量,还是经济收入,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六、民风民俗和名胜古迹
城南村,古往今来好戏成瘾,有“戏窝子”村之称。过去有过窝班排戏,掌班供戏、领导唱戏,并出过名震潞府八县的名优5名。建国初,城南村的业余演出曾胜过专业剧团。请戏城南也是请好戏班。而且价格比周围村贵。清末以来上党戏的名角,没有个没在城南唱过戏的。近代原专一、二团的城南唱过“对台戏”。城南村的文化底蕴极其丰富,宋代以后古庙建筑有20多处,著名景观也较多。特别是岚山庙、显庆寺、女娲宫和三仙阁等在黎城县享有很高的声望。“岚山夜雨”被列为古黎八景之一。
城南村,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涌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清朝出过拔贡、举人、进士;抗战至今地师级干部就有5人;县处级干部18名。中高级职称的46人。没有文化,却有一技之长的土能人很多。现在,大小企业家50多位,上百万的个人企业家也有几位。
城南村,从清代以来,兴学之风尤胜。王继芳维首建“奎星楼”、“文昌阁”、开“学馆”、办“私塾”。其孙辈有中举人的,有中进士的。民国废科举、办学堂。城南村在岚山龙王庙办起初级小学,置学田7亩多。抗战时县立一高小驻村后,城南村送子求学的甚多。新中国成立后,城南人更懂得育人重要,从初小办成完小,教员由1名增到现在的10多名,城南给孩子们盖的教学楼在附近更是首屈一指。现在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140多名之多,还有3位取得硕士学位。
七、组织机构
城南村与古县、城西两村于2009年成立了联村党支部,联村支部书记由韩乃旺担任,副书记5人,支村委成员11人,下设6个村民小组,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工青妇联、关工委、红白理事会、综合治理、爱国卫生以及纪检监督小组,分工明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四议两公开,成为建设新城南的坚强堡垒。
近几年,由于黎城的环境优美,政策宽松,在加上城南村,土地宽广,劳力充足。在城南村东建起太行钢铁公司。城南的第三产业象雨后春笋迅速兴起,各种店铺40余家。清早有菜市,县通达公交公司3路公交车直通城南。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城南发生了巨变。城南人感到自豪。相信在当代的城南人,定会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在先辈创造的灿烂历史文明基础上,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建设富裕、文明、繁荣的新城南。城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城南村附近有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黎城广志山、长宁大庙、冀南银行小寨旧址、西周黎侯墓群等旅游景点,有黎城核桃、洪井三皇小米、黎城柿子、布老虎、黎城红枣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