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东河村(Xia dong he cun) 位于附城镇东南4公里处,因地处城东村河的下游而得名,为独立村。全村93户,常住人口308人,耕地664亩,退耕还林地115.5亩。
下东河村属于土石丘陵地带,由1条河,6条沟,5座山丘组成,土地比较好,适合农作物生长。
下东河村有寺庙一座(名称福兴院),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42年),该院座北朝南,占地1600平方米,是我县一处珍贵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中专以上毕业生28名,本科 名,适龄儿童全部接受正规教育。
下东河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期间牺盟会曾在此工作过;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左右),山西省下派工作组在此扶助村两委工作,并与1999年成功引水,市、县、镇有关领导在此剪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分别在2009年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即自来水户户通;2010年党员活动中心和文体场所的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村主干道路的硬化、美化;2011本村的“一村一品”——生态养殖园的建成和村建筑文物福兴院的修缮工程的竣工,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让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
古建筑——福兴院
福兴院 (Fu xing yuan),该院建由已久,有碑文记载,该院始建于乾隆42年(1742年),早在清道光年间(1822年)重新修缮过一次,至今已有269年的历史。
该院座北朝南,整体建筑宏伟庞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分为正殿、关爷殿和奶奶殿,两侧有东西院房和东西配房,沿南北中轴线有戏台、山门及东西耳楼,共计28间,仅石柱32根、石雕座及石像等36尊,特别是木工雕艺,雕梁画柱精细,飞禽走兽活现,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代表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是我县一处珍贵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下东河村附近有田庄全神庙、王莽岭风景区、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锡崖沟等旅游景点。有陵川黑山羊、面羊、清炒野山菌、石头炒鸡蛋、党参炖土鸡等特产。
下东河村属于土石丘陵地带,由1条河,6条沟,5座山丘组成,土地比较好,适合农作物生长。
下东河村有寺庙一座(名称福兴院),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42年),该院座北朝南,占地1600平方米,是我县一处珍贵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有中专以上毕业生28名,本科 名,适龄儿童全部接受正规教育。
下东河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期间牺盟会曾在此工作过;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左右),山西省下派工作组在此扶助村两委工作,并与1999年成功引水,市、县、镇有关领导在此剪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开拓进取,共同努力,分别在2009年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即自来水户户通;2010年党员活动中心和文体场所的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村主干道路的硬化、美化;2011本村的“一村一品”——生态养殖园的建成和村建筑文物福兴院的修缮工程的竣工,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让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
古建筑——福兴院
福兴院 (Fu xing yuan),该院建由已久,有碑文记载,该院始建于乾隆42年(1742年),早在清道光年间(1822年)重新修缮过一次,至今已有269年的历史。
该院座北朝南,整体建筑宏伟庞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分为正殿、关爷殿和奶奶殿,两侧有东西院房和东西配房,沿南北中轴线有戏台、山门及东西耳楼,共计28间,仅石柱32根、石雕座及石像等36尊,特别是木工雕艺,雕梁画柱精细,飞禽走兽活现,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代表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是我县一处珍贵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下东河村附近有田庄全神庙、王莽岭风景区、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锡崖沟等旅游景点。有陵川黑山羊、面羊、清炒野山菌、石头炒鸡蛋、党参炖土鸡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