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坑村村貌
驻地黄泥垄。在大源东南面5公里处,与仙居接壤。面积5.1平方公里,设13村民组,辖原黄泥垄、双坑、郑坑三个村。261户,779人。耕地326亩,主种水稻。林地6201亩,产茶叶、蚕桑、杨梅、柿。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话。装有自来水。系革命老区。
2011年行政村调整、由黄泥垄、双坑、郑坑三个自然村共同组成。取名“龙”,代表着兴旺发达之意,“坑”即三个自然村的共同的字,代表着新村团结一致之意。
双坑在大源东南5.8公里山岙,海拔450米。东南面与仙居县接壤。点状聚落。面积1.3平方公里。设5个村民小组,辖双坑、官田两个自然村。67户,203人。耕地78亩,主种水稻。林地1285亩,产茶叶、蚕桑。系革命老区村。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话。装有自来水。系革命老区村。
解放初期为双坑村,属小章乡;1956年为双坑村,属章源乡;1958年为双坑生产队,属章源管理区;1961年为双坑大队,属章源公社;1984年为双坑村,属章源乡;1992年为双坑村,属大源镇;2010年12月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属龙坑村,属大源镇。
因有两条山坑水从不同方向经过此地,故称"双坑"。
官田在大源东南5.8公里山岙。海拔480米。点状聚落。东南邻仙居县。15户55人。多曹姓。
相传,清朝间,有一县官去"安仁"催纳钱粮,乘轿过此,停在一丘田上歇息,去时,宣布该田免交粮税。故称"官田"。
黄泥垄在大源东南面5公里山腰。海拔530米。南邻仙居县。点状聚落。面积1.7平方公里。设3个村民小组,辖黄泥垄、横地、竹园岙三个自然村。176户,456人。耕地168亩,主种水稻。林地1980亩。产茶叶、蚕桑。多郑姓。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话。装有自来水。系革命老区村。
以驻地村名得名。解放初期为黄泥垄村,属小章乡;1956年为黄泥垄村,属章源乡;1958年为黄泥垄生产队,属章源管理区;1961年为黄泥垄大队,属章源公社;1984年为黄泥垄村,属章源乡;1992年为黄泥垄村,属大源镇;2010年12月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属龙坑村,属大源镇。
因此地上多为黄壤,村坐山坡(土话亦称"垄"),故称"黄泥垄"。
横地在大源东南4.5公里山腰。海拔580米。点状聚落。17户,47多郑姓。
相传,原的荒地,的放牧场所,后由郑姓人始居词地,开垦成耕地,名为"横地",故村以耕地片得名。
竹园岙在大源东南4.8公里山腰。海拔480米的上。点状聚落。31户,29
人。多郑姓。坐落在一山岙中,村的上边原有一片竹园,取名"竹园下",又称"竹园岙"。
郑坑在大源东南5.3公里山沟。海拔350米。点状聚落。东界仙居县。面积约2.1平方公里。设5个村民小组,辖郑坑、岩背、加山头、下杨坑四个自然村。25户,75人。耕地80亩,主种水稻。林地2941亩,产茶叶、蚕桑、杨梅、柿。多柯姓。系革命老区村。
岩背、加山头、下杨坑三个自然村已迁移到仙居县横溪镇,柯家村。
以驻地村名得名。解放初期为郑坑村,属小章乡;1956年为郑坑村,属章源乡;1958年为郑坑生产队,属章源管理区;1961年为郑坑大队,属章源公社;1984年为郑坑村,属章源乡;1992年为郑坑村,属大源镇;2010年12月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属龙坑村,属大源镇。
相传,约与清朝中期,先祖沿山坑寻找主地,其他坑源均已有人居主,只剩下此坑,因土话"剩"与"郑"是谐音,遂称"郑坑"。
岩背在大源东5公里山上。海拔在550米。1户,1人。姓柯。已迁移到仙居县横溪镇柯家村。
相传,位于一块大岩上边,故称"岩背"。
加山头在大源东4.6公里山上。海拔550米。因交通不便,原1户,6人。姓柯。已迁居郑坑。已迁移到仙居县横溪镇柯家村。
村居山腰,因该山名叫"加山头",故村以山名得名。
下杨坑在大源东南4.8公里,坐落山腰,海拔530米。1户,1人。姓
柯。已迁移到仙居县横溪镇柯家村。
居于一山坑中,因坑名为"下杨坑",故村以坑名得名。
2020年3月,浙江省林业局公布2019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名单,龙坑村上榜。
龙坑村附近有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河阳古民居、缙云县博物馆、铁城、朱潭山等旅游景点,有缙云麻鸭、缙云土面、缙云麻鸭、缙云黄茶、仙都笋峰茶等特产。